11月1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澳门博物馆,同在这里参观学习的学生们亲切交流。这是温家宝与学生们一起唱《七子之歌》。 新华社记者饶爱民 摄
“这是我第一次踏上澳门的土地。我心情非常激动,来澳门是我盼望已久的事情。”甫抵澳门,温总理就流露出对这块莲花宝地的无限深情,“我实现了多年的夙愿”。
“好景关情动秋思,故山如画白云边。”以前每次到了珠海,温总理都会眺望近在咫尺的澳门。在与澳门各界人士见面时,温总理用澳门第一任同知印光任的这句诗形容自己对澳门的那份特殊感情。
亲民爱民之心,殷殷关爱之情,温总理深入澳门街头巷尾,广泛接触各界人士,倾听他们的心声。
草木吐翠,古建新颜。14日上午,温家宝来到澳门博物馆、大炮台和大三巴牌坊参观。“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这首《七子之歌》11年前唱起时,曾让无数华夏儿女热泪盈眶。温家宝和澳门的中小学生们,一起深情唱起这首动听的歌谣,共同回忆历史,展望澳门的美好未来。温家宝对自发围拢在身边的市民们说:“这三个景点好比是一个历史老人,它们目睹了澳门曾遭受殖民统治的沧桑,又见证着澳门回归祖国后发生的巨变。”
在与普通市民、各界人士代表交流时,温家宝一再强调要团结兴澳。他说:“澳门同胞素来有讲团结、顾大局、重协商的好传统。随着澳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澳门各阶层利益趋向多元,诉求日益多样,但根本利益是一致的。要珍惜并发扬优良传统,包容共济、求同存异、顾全大局、协力同心,在爱国爱澳的旗帜下实现最广泛的团结,为澳门各项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氛围。”
如何促进经济适度多元发展,是温家宝此次视察调研的重点。14日上午,温家宝视察了澳门生产力暨科技转移中心成衣技术汇点。在听取中心主席杨俊文和设计师谈婉怡等工作人员的情况介绍后,他说,澳门要根据自身实际,重视发展小企业特别是创新型小企业,要创造属于澳门的品牌。
澳门要发展,关键靠人才。在澳门生产力暨科技转移中心,在仁伯爵综合医院,在澳门工联北区综合服务中心……温家宝一再强调要更加重视教育、科技、卫生等社会事业的发展和人才培养。他说:“澳门历史上是有教育传统、人才荟萃的地方,今天我们也不甘落后,要想澳门强大,必须先强教育。这是澳门的未来和澳门的力量!”
澳门大学是特区最高学府,但由于面积狭小,发展受到限制。中央政府给予特别支持,在珠海市横琴岛划出约一平方公里的土地供澳大建设新校区,学校面积将扩大20倍。
14日下午,当温家宝来到澳门大学时,学校师生的热烈欢迎之情溢于言表。校长赵伟指着墙上的电子显示屏告诉总理,距离新校区建成还有766天。面对朝气蓬勃的学生,温家宝说,澳门今后的发展、澳门的未来,寄托在你们身上。一个大学的灵魂,不在于物质条件,而在于它的精神。我相信,澳门大学会越办越好,会形成自己的传统、风格和精神。自强不息、奋斗不止的灵魂永在!
“民之所欲,常在我心。”温总理在澳门期间,尽可能近距离地了解澳门市民的生活状况,多听取方方面面的声音。
他特意看望普通市民郑国强一家。“我来看看你的家!”温家宝与郑国强紧紧握手,亲切询问他们一家就业、就学、生活等情况。临走时,温家宝说:“祝愿你们的生活更美好!”
从郑家出来后,温家宝又来到位于凼仔岛中心地带的官也街。这是一条以售卖小礼物、美食著称的特色街道,具有浓郁的澳门市井风情。温家宝在几家商店前驻足,向商家了解经营情况,祝他们生意兴隆。得知温总理要来这里,热情的群众把街道和小广场围得水泄不通,总理同许多人握手、交谈,意犹未尽。
别也依依,情也深深。温总理的首次澳门之行结束了,但他言谈举止间流露出来的中央政府对澳门同胞的牵挂之情、对澳门繁荣稳定的支持之意、对澳门明天更美好的期盼之心,将会在澳门同胞心中长久回响:“在澳门这样一个拥有包容互进、守望相助优良传统的地方,只要善集民智,广聚民心,齐汇民力,充分调动每一位澳门同胞的积极性,就一定能把澳门建设得更加美好。澳门,这枝植根于祖国沃土的盛世莲花,就一定开得更加绚丽、夺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