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和则相济 特色创新——澳门回归十五年高等教育发展的成就回顾

2014年12月12日 18:16:43 来源: 澳门日报
分享到:

  转自12月12日《澳门日报》 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祖国,在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特区政府秉持着“教育兴澳”的施政方向,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取得许多令人瞩目的成果。

  固本延续拓发展

  高等教育领域,特区政府在《高等教育制度》法律的指引下,积极制订了课程核准、学历认可、质素评核等政策,拓展对内地招生的省市范围,批准各院校修订章程,一方面保持了高校原有的多元、开放的文化特色,另一方面则提供充足资源发展与社会经济密切相关的研究与课程。

  回归十五年来,澳门十所高等院校各显特色,不仅理念多元、语言多元、办学主体多元,而且在微观教学领域,也充分展现出不同的教学文化氛围,提供多样性的学习机会,不断增强国际适应性。回归十五年,澳门各院校教研人员数比回归前增长近三倍,累计培养毕业生近十万人,与回归前相比,毕业生人数增长近三点五倍,为澳门的社会发展培养大量人才。

  为了适应澳门自身的经济增长模式,探索长远发展战略,特区政府对高教的资源投入逐年增加,所批核的课程及科研,基本上都是紧密围绕澳门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如“澳门汽车尾气污染评价和控制策略”、“澳门非营利社会服务组织的行政管理研究”、“如何定位澳门为会展项目目的地的策略”及“中葡文电子翻译系统”等,各高校通过成立研究中心,密切配合澳门本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研究。课程开设上,为配合旅游博彩业的发展,由高校开办的商业经济、酒店管理、中葡和中英翻译、博彩技术培训等课程,亦为澳门经济社会培养了大量紧缺的人才。

  2006年3月,立法会通过了《澳门大学法律制度》,体现了政府对于澳门大学优先发展的战略考虑。同时,提倡全人教育理念,自主调整课程设置,增补哲学性、通识性的教与学范畴,并开展人文精神教育,以培育具有国际视野、人文素养及创新思维的高素质人才,引领社会经济的发展。

  横琴决策显特色

  2009年6月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以租赁方式取得横琴岛澳门大学新校区的土地使用权,这在澳门高等教育史上具有标志性的意义。澳门大学得以在横琴兴建校区,突破土地资源紧缺、办学受限的困境,充分体现了中央政府对澳门高教的全力支持,展示了“一国两制”的生命力及灵活性。此举为澳门大学的发展、高等教育结构的进一步优化,以及澳门培养人才打开崭新的局面。在澳门大学横琴校区筹建前后,中央多位领导人莅临澳门大学视察,并对澳门高等教育的发展提出殷切期望。同时,多所高等院校都相应提出了长远发展规划,本着以特色求生存,以特色促发展的信念,不断提升院校的国际声誉。

  制度规划谋长效

  回归以来,特区政府积极推进新《高等教育制度》的立法进程,同时继续跟进配套法规的制订工作,包括高等教育学分制度草案、高等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及运作、高等教育基金、高等教育协调委员会法规草案等。同时,特区政府高度重视高教质量发展和特色,跟进与高等教育质素保证相关的各项研究工作,经参考高等教育评鉴方面较为成熟的国家和地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澳自身的特殊性,草拟了高等教育评鉴制度法规框架,并就有关的评鉴原则及范围订定工作方向。

  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下,特区政府适时启动制订高等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的工作,同时不断完善高等教育人才数据库,明确要求构建本地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一直以来,特区政府非常重视各高等院校的分类定位,院校自身也大多定有长远规划。首先,澳门大学作为一所在澳门最具综合性的大学,不断发挥优势效应,重点提升学术水平、培养原创精神,把学术的成功作为促进在更广阔领域中成功的推动因素,努力创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知名学府。澳门大学的定位是以全人教育理念为指引,学士学位教育为基础平台,促进大学重点研究创新的发展模式。其次,以应用型为方向的高校,长期以来以推动澳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建设为己任,突出优势学科的特点,充分发挥枢纽平台的作用,优化全面服务澳门及周边地区的功能。最后,单科型院校能够找准市场的需求,发挥特色优势,从而在竞争中取得先机。政府则引导高校采取错位发展的战略,形成良性的竞争环境,不断优化澳门高等教育的结构,在特色中追求创新。 (作者 张红峰 澳门理工学院副教授、教育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