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澳门的另一面是诗城”——访澳门笔会秘书长廖子馨

2014年12月15日 16:52:01 来源: 新华网
分享到:

   翻开每周三的《澳门日报》,以“镜海”命名的文艺版带着墨香、故事和诗韵,如约而至。时至今日,《澳门日报》这样一种方式“坚守纯文学阵地”,已走过30多年的岁月。

   “很多人不知道,澳门的另一面是‘诗城’,这是一直以来的传统。”在澳门最大的文学社团澳门笔会的阅览室里,笔会秘书长兼“镜海”主编廖子馨对新华社记者说。

   廖子馨告诉记者,“诗城”别号的由来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背景。“澳门地处中国南端,是自古以来因战乱而逃亡的文人‘收容之所’。他们在澳门停留或居住,留下了风格各异的诗文。”

   根据澳门笔会所做的研究,在澳门留下墨迹的著名文人包括汤显祖、魏源、林则徐、夏衍、金山、郁风等。

   《澳门日报》于1983年创立“镜海”文艺版。上世纪80年代末,一些从海外移居澳门的华人诗歌作者,带动了一代澳门人的创作热情,发表诗歌、谈论诗歌、出版诗歌成为这一时期澳门文坛的一道风景。

   “上世纪80年代,内地‘文革’的阴影逐步散去。随后,中葡谈判以及《中葡联合声明》签署,澳门人感到人心鼓舞,澳门人的创作热情空前高涨。”廖子馨说。   1999年澳门回归后,澳门文学家的“失根焦虑”烟消云散,迎来创作的丰收季。在那个文思奔涌的文学年代,“从小到大就喜欢发梦”的廖子馨踏入了文坛。

   廖子馨从1989年开始发表作品,1996年获得第二届澳门文学奖小说组冠军。此后,一路笔耕不辍的她成为澳门文坛的领军者。土生葡人、底层民众、边缘人物、华侨人士等都是廖子馨关注的对象。

   如今,已过知命之年的廖子馨更为关心的是澳门文学的传播与青年作家的成长。

   澳门回归解决了澳门作家的“失根焦虑”,但并不意味着生活就此无忧。“对澳门社会境遇的反思以及对国家大事、国际大事的关注,是当代澳门作家群体的时代特征。”廖子馨说。

   “澳门近几年发表的诗歌、小说和散文中,你可以找到汶川地震、印度洋海啸、日本核泄漏等时代痕迹,这说明澳门作家群体的视角已经转向整个中国乃至全世界。”廖子馨说。

   “我们去年开始同摄影作品结合,巧合的是澳门写新诗的年轻人都喜欢摄影。此外,我们拍摄了微电影。所谓微电影就是把诗歌小说用微电影的手法去宣传,进而为出版社出书。”她说。

   澳门当代诗人,“80后”贺绫声的诗集《遇见》,以及陆奥雷的《板樟堂的倒数声》,通过淘宝网在内地获得了不错的销量。他们现在正尝试把诗集的意象拍摄成微电影,在网上播出,作为诗集的宣传片。

   2009年,45岁的廖子馨加入中国作协。在她看来,这是对她写作生涯的重要激励。如今共有11位澳门作家加入中国作协,内地与澳门文坛联系愈发紧密。在澳门回归15周年之际,一套全面反映澳门回归以来文学风貌的《澳门文学丛书》,由内地作家出版社出版。

   该丛书一期出版了23部澳门文学家作品,而总体的出版计划为100部。廖子馨表示,希望通过这套丛书,让内地市场对澳门作家群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如今的廖子馨,写作仍是生活的主要内容,而一部新的长篇小说正在酝酿之中。“这是一个澳门归侨的故事,澳门居住着50多个国家的归侨。他们大多是六、七十年代移民到澳门,现在第二代都长大成人了,融入了澳门的生活,各自有各自的故事。”廖子馨说。

   廖子馨说,希望读者能从这些“外来者”的故事里,读出澳门这座小城的一种特别美好的特质:平和与淳朴,还有温暖的包容。(记者 刘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