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中国与葡语国家经贸交流中的“澳门角色”

2016年10月09日 15:30:35 来源: 新华社
分享到:

  几内亚比绍派驻中国-葡语国家经贸合作论坛(简称中葡论坛)代表马立文对记者讲了一个故事:一百多年前,一户来自澳门的家庭跨越重洋来到了位于地球另一端的几内亚比绍,并带去了水稻种子和种植技术。从此,水稻在几内亚比绍扎下根来,成为当地主要农作物,改善了当地人民的生活。

  一百多年后,中国和几内亚比绍的农业合作仍然发挥着巨大作用。“我们国家的学员今年8月刚来中国参加葡语国家粮食作物培训班,而这一切始于百年前的澳门。”马立文感慨道。

  百年前的“稻米奇缘”,早已演化成一条中国与葡语国家合作交流的坚实桥梁。

  官方数据显示,自从2003年中葡论坛成立以来,中国和葡语国家双边贸易发展迅速:2003年,双边贸易额仅有110多亿美元,11年后的2014年已经达到1325.8亿美元,是2003年双边贸易额的12倍。2004年至2014年11年间,中国与葡语国家进出口总值平均增长28.4%,大大高于同期中国对外贸易的增长率。2015年,由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跌,贸易额虽然有所下降,但也达到984.75亿美元,与2003年贸易额相比,增长了近9倍。

  中国与葡语国家愈来愈紧密的经贸关系中,澳门这个“小舞台”发挥了“大作用”。

  除了双边贸易,中葡论坛的平台作用还辐射到了文化、卫生、科技和广播电视等领域。澳门特区政府政策研究室的数据显示,中葡论坛建立以来,共有7000多名葡语国家政府部门负责人、技术人员来到中国内地和澳门特区参与人力资源合作活动。每年中葡论坛培训中心都会举办5期至6期研修班,内容涉及基建、环保、商法、公共行政管理等多个领域,迄今共举办了31期,共有791名学员参加。

  澳门发展策略研究中心理事叶桂平认为,论坛成立13年来的实践证明,中葡论坛既是合作的平台,也是友谊的桥梁。它不但给中国内地、澳门与葡语国家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而且拉近了中国与葡语国家的距离,加深了双方人民的友谊,密切了国家间的友好关系。

  中葡论坛常设秘书处秘书长徐迎真表示,中葡论坛第五届部长级会议将突出共商合作、共建平台、共享成果,未来让所有参与方都能够从论坛中获益,尤其突出民众的获益感。她以澳门的葡语国家食品集散中心为例,既把葡语国家质优安全的食品推广到内地市场,又使得内地普通消费者买到放心美味的进口食品。

  澳门发挥平台作用的同时,让澳门居民受益,澳门贸易投资促进局主席张祖荣对此深有感触。由于历史原因,澳门有不少中葡双语人才和熟悉双方经贸、法律制度的专业人士。“现在,有了中国-葡语国家经贸合作人才信息网站这样的平台,澳门的这些人才也可以发挥所长,为中葡企业带来双赢。”他说。

  多名葡语国家派驻中葡论坛代表也谈到了论坛在未来将从经济贸易扩展到人文交流,让澳门为各国的普通民众也搭起沟通的桥梁。

  “我在澳门经常遇到欧洲人、非洲人和亚洲人,说葡萄牙语、汉语和英语,这是个多元包容的地方。在这里可以近距离了解中国和它的发展经验,再带回自己的国家,这和贸易交往一样重要。”佛得角派驻中葡论坛代表马里奥•文森特说。

  “给我的祖国带去水稻的澳门家庭已经和当地人通婚好几代,完全融入那里。”几内亚比绍派驻中葡论坛代表马立文说。“我的儿子已经在澳门的中文学校上学,他以后也会融入这里。” (摘编自新华社电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