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名片集萃丨中国最早对外开放港口城市之一-中央政府驻澳门联络办公室
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澳门名片集萃丨中国最早对外开放港口城市之一

发布时间: 2025-09-12 来源: 澳门日报

中国最早对外开放港口城市之一

  进入大航海时代后,世界各地联系日益密切。澳门由于地理位置、政策等因素,成为中国最早对外开放的港口城市之一,并逐渐融入世界贸易体系,成为东西方贸易节点城市。

1840年的澳门港口

  明朝初期,为抵御倭寇,政府施行海禁政策,“片板不许下海”。受此影响,民间海外贸易中断,政府仅在广州、泉州、宁波设立市舶司,作为管理官方对外贸易机构。1523年(嘉靖二年),撤销泉州、宁波市舶司,仅保留广州市舶司。1535年(嘉靖十四年),“市舶提举司移至澳门征税,允许外国商船入泊,蚝镜成为互市之地”。早在广州市舶司移至澳门征税前,澳门已发挥港口作用。1515至1516年前后,葡萄牙海外行政官员托梅皮·莱资(Tomé Pires)在其著作《东亚概览》提到,“除广州港外,另有一港名蚝镜……”。1553年(嘉靖三十二年),葡萄牙人借口晾晒货物,通过贿赂当地官员登陆澳门。1557年(嘉靖三十六年),葡萄牙人开始在澳门租居,澳门也进一步融入世界贸易体系。从1749年(乾隆十四年)至1837年(道光十七年),澳门每年征银二万九千六百両,为粤海关辖下众口之冠。清初著名学者、诗人屈大均赞曰:“广州诸舶口,最是澳门雄。”

  澳门开埠主要产生以下影响:一是促进中西文化在澳门交汇。文学领域,葡萄牙大诗人贾梅士(Camoes)曾来澳门,在澳完成史诗《葡国魂》;绘画领域,英国著名画家钱纳利(Chinnery)1825年抵澳,创作大量涉及澳门的画作,为我们了解澳门当时的社会风貌提供重要参考;教育领域,东亚地区第一所具有现代大学意义的高等学院——圣保禄学院1594年在澳门建立;建筑领域,具有西式特色的教堂等建筑在澳门陆续涌现,“使澳门在成为华洋杂居之所的同时,也成了东西方文化的荟萃之地” 。

  二是澳门成为东西方贸易的节点城市。澳门开埠后,以澳门为中心逐渐形成三条串联东西方贸易的航线:澳门——菲律宾马尼拉——墨西哥阿卡普尔科航线,将中国的生丝、瓷器与美洲的白银连接起来。据统计,1571年至1821年间,约2亿比索的美洲白银经此航线流入中国,约占全球白银产量三分之一;澳门——印度果阿——葡萄牙里斯本航线,将中国的丝绸、茶叶与东南亚的丁香、肉桂等运至欧洲。1580年至1590年,澳门每年运往果阿的生丝有三千担,1635年达到六千担。葡人通过垄断此航线,在欧洲市场获利丰厚;澳门——日本长崎航线,成当时中日贸易唯一合法渠道。据不完全统计,1585年至1630年间,从长崎运回澳门的白银达1489.9万两,平均每年达135万两。

  经过四百多年的中西交融,澳门形成独特的文化,积淀十分丰厚而有价值的内容,并被越来越多人所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