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名片集萃|近代东亚首个天主教教区-中央政府驻澳门联络办公室
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澳门名片集萃|近代东亚首个天主教教区

发布时间: 2025-09-19 来源: 澳门日报

近代东亚首个天主教教区

  澳门天主教区是近代东亚地区第一个天主教教区,至今仍然存续,由教宗额我略十三世于1576年1月23日颁布谕令正式成立,标志着天主教在东亚的系统化传播。其传播范围不仅覆盖中国、日本等东亚国家,亦包括越南和东南亚诸岛(菲律宾除外),成为欧洲传教士向亚洲内陆辐射的枢纽。

圣母圣诞堂

  1557年,葡萄牙人据居澳门,以澳门为贸易据点,并同步推进宗教传播。1561年耶稣会会士巴来多神父抵澳建立首座教堂——天主之母堂(今圣安多尼堂)。1576年教区成立后,首任主教贾耐劳创办仁慈堂、圣辣法厄尔医院(俗称为“白马行医院”)和麻风病人收容所(即现在望德堂一带)等,至1640年信徒达4万人。葡萄牙王室通过与罗马教廷合作,赋予教区行政与宗教双重职能,使其成为东亚传教网络的行政中心。1961年,澳门天主教教区脱离葡萄牙殖民地果阿总主教管辖,转由梵蒂冈直接管理,1999年澳门回归祖国后未加入中国天主教主教团,仍直属于梵蒂冈管理。澳门教区现任主教为李斌生,由第266任教宗方济各于2016年1月16日委任,主教座堂为圣母圣诞堂。

  四百多年,澳门教区管辖下各地区教务日益活跃,相继自立,先后成立一百多个独立教区。截至2023年,仅澳门本埠就拥有9个堂区,其中,圣老楞佐教堂(风顺堂)、玫瑰圣母堂(板樟堂)、圣奥斯定教堂(龙须庙),历史均在三百年以上;教育机构28间,如圣若瑟教区中学,构成澳门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包括明爱在内数量众多的社会福利服务机构。此外,有社会传播、出版事业及灵性服务等机构。教区内部现有圣职人员及修生约70人,修女约130人,教友约3万人。

苦難善耶穌圣像出游仪式

  澳门天主教教区以澳门为基地,推动中西宗教、教育及社会福利体系的交融。明清时期为中国内地输送传教士(如利玛窦),促进天主教本土化,并间接推动西学东渐。圣方济各·沙勿略主张尊重东方礼仪,开创“文化适应”策略,成为全球传教范式。通过教育和社会服务,塑造澳门社会公益体系的雏形。三大古教堂(望德圣母堂、圣安多尼堂、圣老楞佐堂)与妈阁庙共处,宗教节日(如苦难善耶稣圣像出游)与中式庙宇并存,助力澳门塑造“中西合璧”的独特城市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