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资有法律撑腰底气更足
本报记者 杨子岩
打电话给中国侨商联合会副会长、北京国际生物研究所有限公司董事长唐丽英时,她说自己这几天一直在关注三中全会。
作为海南的侨商,唐丽英10多年前来到北京发展,没想到这个决定让自己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她的主业原本是房地产,一次偶然的机会让她了解到某院士发明了一种中药提纯专利技术,有个企业做的就是这个项目,但因经营不善陷入破产边缘。善于抓住商机的唐丽英觉得这是并购企业的机会,并憧憬着自己的企业能够成功转型并做大做强。
没想到,她落入了一个精心织就的骗局。接管之后,她才知道,这个项目根本不是经营不善的问题,而是从技术到经营都有一些造假的成分在里面。“没想到从专利上就有问题。”更让人可气的是,她接手的那家公司也因与某个强势部门有关,让各方都有所忌惮。债务纠纷……唐丽英的案子一审就是七八年。
三中全会决定全文她是看了的。
《决定》提出,“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维护人民权益,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唐丽英说,听到这些,如沐春风。“以前那个公司总是扬言‘我的上级部门是XXX’,牛气哄哄,还经常有人写条子给法院施压,结果案子一拖再拖。”十八大一年来,中央又打“苍蝇”又打“老虎”,“我感觉法院底气也足了,不管谁写条子,上级部门是哪儿,他们一概回绝,按法律办事。”
现在案子已经临近结案,唐丽英说“司法体制改革给了侨资企业给了老百姓信心。”
“《决定》的内容蛮丰富的。” 美国归侨万颖是沃德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职业投资人,回国这些年,他在农业、金融等方面的投资都有所涉猎。
他注意到《决定》中对“土地”问题的关注。“这是不错的政策,但还需要重新梳理政府、村委会、农民与投资人的关系”。万颖建议,“政府应该提高对农业投资项目的审批,农村基层组织管理方式也要提高,强化农民的契约精神,这样才能有效引导投资人的热情。”
“随着国有企业垄断的打破,越来越多的机会将呈现出来。”万颖对未来很有信心,但还是保持投资人的谨慎。“但这也还是一个框架,需要更详细的政策出台。”
港媒关注
《文汇报》15日刊发评论文章称,十八届三中全会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意味着内地更多的开放红利将为香港分享。三中全会关于市场在资源分配中的作用由“基础性”到“决定性”的界定,反映出国家希望借助市场为企业提供更为公平的竞争平台,同时完善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这其实响应了香港对内地市场化改革的期盼。
《大公报》15日刊文指出,香港需要从中把握与内地互惠互利的机遇,进一步良性互动,深化“互补”、“互助”、“互动”经贸关系。
澳媒关注
澳门最大的报纸《澳门日报》近日发表社论认为,全会通过的《决定》阐明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不但为我国经济民生的发展激发出新活力,也将为建设一个公平正义和谐的社会打下新的基础。
社论说,这些改革部署为改进施政明确了方向,提供了依据,将会在今后的具体政策与法律中体现出来。社论相信,中共将会以十八届三中全会为新起点,带领全国人民在新一轮改革大潮中迈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
台媒关注
《联合报》17日刊发社论称,两岸关系的终极解决可能与中国梦一起走进深水区。亦因此,在未来的深水区中,两岸关系解决方案之成败,即很可能成为影响“中国梦”之成败的重要因素。
《工商时报》17日发表社论说,面对大陆改革开放新局,台湾应积极寻求最有利的因应之道。其中最重要课题,乃是对未来两岸关系发展中的“政经连环套”,如何加以妥善处理。另外,两岸制度化经贸合作机制之强化,实为中共此次三中全会后,台湾争取大陆新一波改革开放商机的最佳方策。台湾官方应将此作为两岸关系发展主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