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澳门在上世纪80年代就进入了老年化社会,近年来人口老龄化的速度仍逐步加快。澳门回归近20年来,特区政府高度重视养老服务工作,不断加大资源投入,与民间机构紧密合作推动相关领域工作的发展,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长者服务模式。
澳门人口持续老龄化
据统计暨普查局统计,2018年澳门总人口为667400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11.1%,按年上升0.6%;15至64岁人口比重则下降1个百分点至75.7%。数据显示澳门人口老化持续,老化指数按年上升1.1%至84.1%,已连续22年上升。
本地人口方面,不含居澳外地雇员及外地学生的本地人口有548200人,按年增长1.6%,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13.5%,接近联合国定义老龄社会的界线(14%)。本地人口的老年人口抚养比率为19.2%,即约5名成年人口抚养1名老年人口。
统计暨普查局预测,澳门未来人口老化情况会进一步加剧,本地老年人口占比将于2031年达到22.4%的水平,进入超老龄社会,到2036年老年人口抚养比将达到38.6%,意味着每100名成年人将要抚养约38名长者,家庭和社会的养老负担将十分沉重(有关数据见下图)。
着眼长远落实养老保障机制
为帮助长者获得充分的保障和适切的支持,特区政府出台《养老保障机制及2016年至2025年长者服务十年行动计划》,将年满65岁的本地居民纳入保障范围,结合个人、家庭、社区、政府和社会多方力量,共同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发展需求,构建“老有所养、老有所属、老有所为”的共融社会。该计划主要包括四部分内容。
一是医社服务,支持长者增进身心健康,维持独立和自主的生活能力,为长者提供适当的疾病预防、治疗、康复性服务。
二是权益保障,确保长者与其他年龄人士享有平等的权利和待遇,为他们提供所需的支援和保障,通过完善法律保障、经济保障和社会氛围,营造公平友善的生活环境,维护长者的生活尊严。
三是社会参与,支持长者参与家庭及社会生活,协助长者实现老有所为,通过持续教育、义务工作、社会资本、资讯传播、文娱康体及公民参与等,保障长者维持活跃的生活方式,彰显长者对社会的贡献。
四是环境优化,通过改善交通设施、建筑住房等,使长者能够在安全、包容和无障碍的环境中生活,利于长者与他人互动交流。
打造多元化的长者服务项目
同时,特区政府还在多个方面打造长者服务项目,为长者提供便利。
家居照顾及支援服务方面。特区政府资助6家长者日间中心和长者日间护理中心,面向健康欠佳、自理能力不足,缺乏亲友照顾的长者,提供到户式的送膳、洗衣、购物、护送、陪诊、个人照顾、家居清洁、情绪辅导、护理及康复训练等服务。
家居护养服务方面。澳门现有一支家护服务队,面向有急性病患者、中度或严重缺损的长者或智障人士,提供个人照顾、专业护理、康复训练等服务。
日间护理服务方面。特区政府资助6家长者日间护理中心和长者综合服务中心,面向健康欠佳,身体机能或认知功能缺损,日常起居生活需要他人照顾的长者,提供康复巴士接送、膳食、个人照顾、一般护理、康复训练和社交活动等服务。
院舍服务方面。目前21家安老院舍(受政府资助的11家,非资助的10家),面向健康欠佳,身体机能中度或严重缺损,无法自我照顾生活的长者,提供住宿、膳食、个人照顾、康复护理、社交活动等服务。
护老者支援服务方面。针对照护长者的群体开展的专项服务,为护老者提供照护培训、情绪支援、服务转介、社交活动、辅具借用等服务。
独居长者服务方面。特区政府支持“长者关怀服务网络办事处”开展独居长者服务,还通过25家受资助的长者服务机构推行“独居长者连网支援计划”,组织和培训义工定期致电和探访独居长者。此外,特区政府支持“平安通呼援服务中心”为独居长者提供召唤救护车、致电警方、传真用户病例至急症室、通知紧急联络人等24小时无间断的紧急支援服务。
长者社区服务方面。全澳共有24家耆康中心和8家长者日间中心,针对自理能力良好的长者提供社交、膳食、洗衣、沐浴、理发、文娱康体、持续教育等服务。
长者持续教育方面。特区政府支持耆康中心和长者日间中心为长者提供各类学习和兴趣班组,支持两家机构专门开办长者持续教育课程,鼓励长者发挥潜能,丰富晚年生活。
澳门长者服务模式值得点赞
正是在特区政府对养老服务工作的高度重视以及与民间机构的紧密合作下,澳门已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长者服务模式。
首先,社会力量成为澳门长者服务事业的主力军。澳门现有的长者服务机构主要由社会力量负责运营,特区政府与社会力量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给予服务提供者财政、税收等政策支持,强化服务监督和管理工作,有效降低服务成本,提升了服务效益。
同时,澳门构建起专业多元的长者服务体系。澳门长者服务的项目比较齐备,覆盖比较全面,分工比较明细,针对长者的身体状况和多元需求,通过不同的服务机构和设施提供相应的日间照料、康复护理、精神慰藉、紧急救助等专业服务,使长者能享受到最适切的关怀,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政策理念。
此外,澳门不断加强义工服务和支援系统建设。特区政府和社会服务团体非常重视义工队伍建设,在长者服务中大力支持和培育义工力量。特区政府还通过研究设立护老者津贴等措施舒缓护老者的压力,使他们能更安心地开展照护工作。
另外一点很重要的是,澳门着力营造爱老、敬老、护老的社会氛围。除提供实质性服务外,特区政府还通过法律、教育、宣传等手段把尊老爱老的理念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确保长者在生理需要、身心安全、社会归属、个人尊严等方面,获得社会的尊重和支持。(本网综合,来源:澳门特区社会工作局、统计暨普查局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