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澳门成功密码:讲团结、重协商

2019年12月26日 20:26:55 来源: 人民日报新媒体
分享到:

  濠江之畔,潮起潮落;望洋山下,同心前行。

  在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之际,习近平主席高度赞扬澳门的社会文化氛围,“特别行政区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深明,‘家和万事兴’、和气致祥,讲团结、重协商,不争拗、不内耗,自觉抵制外来的各种干扰。不同族群相互尊重、互助友爱,多元文化共存共生、互融互促,街坊邻里守望相助、和衷共济。”包容和谐,激发出澳门的社会活力,凝聚起前行的不竭力量。

  中西合璧,澳门风采更胜往昔。一位澳门作家曾表示,澳门是利玛窦、马礼逊等传教士将西学引入华夏的一座桥梁,是林则徐、郑观应等中国人开眼看世界的重要起点,但寄人篱下的时光,无法欣赏多元文化之美;只有当历史的张力消弭,人们才能沉浸于“人类文明实验室”的魅力之中。的确,无论是文创产业发展、加强对外交往,还是获评“美食之都”、“澳门历史城区”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回归后的澳门在古今中外的各种文化元素中游刃有余、无缝对接。从炮台山顶俯瞰半岛,那个由“博彩”走向“多彩”、快发展与慢生活并行、妈祖阁与摩天楼共存的澳门,虽已成为国际知名都市,仍保留着当初那抹荷香。

  与多元文化荟萃相伴随,不同时期迁居澳门的华人、各国华侨、葡萄牙人、土生葡人等族群在这片方圆数里的土地上相互学习、生息相依。以中国传统节日春节为例,年关将至,其他族群的朋友也会参与其中,共享喜庆氛围,同时丰富着节庆礼俗。不容忽视的是,澳门作为“社团社会”,各种社会组织发挥着“黏合剂”的重要作用。20年间,澳门社团由1700多个发展到约1万个,横向联系不同族群,纵向对接政府和市民,在公益活动、社区管理、社会救济、爱国教育等方面各显其能。不同居民、不同社团、不同族群和谐相处,使得包容共济成为澳门饱受世界赞誉的社会景观。

  事实上,澳门与香港都是多元文化、不同族群并存的地方,也必然面临着思想、信仰、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冲击和摩擦。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团结一致、求同存异、发挥1+1>2的效能。“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之一,俗语中也有“家和万事兴,家衰口不停”的说法。无论基础多差,底子多薄,只要讲团结、重协商,就没有过不了的沟坎。相反,争拗不断,动乱频频,以个人为中心,不惜牺牲他人权益、“揽炒”社会,只会加大内耗、撕裂社会,再厚实的家底也禁不起折腾。从这一角度看,澳门回归20年的实践,无疑树立了“和气致祥”的典范。

  根据一份民意调查,“一国两制”“爱国爱澳”“关心社会,守望相助”处于澳门核心社会价值观的前三位。这也说明,关心社会、守望相助必须以维护国家整体利益为前提,不能打着冠冕堂皇的旗号破坏社会秩序、危害国家安全。所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必须坚持爱国爱港、爱国爱澳的核心价值,从完善社会管理、加强社团建设、弘扬优秀文化等方面凝聚社会共识。也要看到,一些不和谐因素源自长期未能解决的深层次矛盾,发展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社会和谐、经济发展从来就是一对相辅相成的概念,搞好经济、造福民生,方能为社会运行有序、文化共融互通筑牢根基。

  近日,电视剧《澳门人家》正在热播。以回归为时代背景,梁家三代人追求幸福生活的脚步,映照着澳门千家万户的灯火光明。由此观之,“家和万事兴”,说的是家庭,更是国家。包括家庭、企业、社团在内的每一个微小细胞都敞开胸襟、互帮互助,多元文化交融激荡、社会肌体充满生机的格局才能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