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促澳门融入国家铁路网 | 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规划正式批复

2020年08月05日 17:57:01 来源: 综合媒体
分享到:

  日前,国家发改委正式对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规划批复。根据要求,粤港澳大湾区将在继续实施并优化原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际轨道交通网规划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城际铁路建设力度,做好与大湾区内高铁、普速铁路、市域(郊)铁路等轨道网络的融合衔接,形成“轴带支撑、极轴放射”的多层次铁路网络,构建大湾区主要城市间1小时通达、主要城市至广东省内地级城市2小时通达、主要城市至相邻省会城市3小时通达的交通圈,打造“轨道上的大湾区”。

  在此背景下,近期到2025年,大湾区铁路网络运营及在建里程将达到4700公里,全面覆盖大湾区中心城市、节点城市和广州、深圳等重点都市圈;远期到2035年,大湾区铁路网络运营及在建里程达到5700公里,覆盖100%县级以上城市。仅近期建设项目总投资将达4741亿元。

  2019年12月15日,连接广州、东莞、深圳三地的穗深城际铁路正式开通运营,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之间再添一条便捷客运通道。资料图

  轨道上的大湾区构建1小时生活圈

  规划显示,大湾区将建设13个城际铁路和5个枢纽工程项目,总里程约775公里,形成主轴强化、区域覆盖、枢纽衔接的城际铁路网络。其中,2022年前启动深圳机场至大亚湾城际深圳机场至坪山段、广清城际北延线等6个城际铁路项目和广州东站改造工程等3个枢纽工程建设,规划建设里程337公里;有序推进塘厦至龙岗、常平至龙华等7个城际铁路项目和广州站改造工程等2个枢纽工程实施,规划建设里程438公里。

  与传统铁路客运相比,城际轨道交通主要是解决城市群通勤的客流。快速安检进站、车站间距较小、班次较密、不需长时间候车,这些都是城际轨道交通的优势。

  “城际铁路网络建设对于整个大湾区经济、社会、生活的一体化有重要促进作用。其中对珠江西岸经济拉动作用尤其明显。”暨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刘金山指出,未来随着珠西城际铁路网的完善,阳江、茂名、湛江、云浮等粤西城市都将加速融入大湾区,环大湾区城市可以通过交通网络和整个大湾区核心城市连接,人流、物流等各种要素的流动也都更加便捷。

  大湾区立体交通网络逐步成型

  枢纽建设显而易见成为大湾区交通网络中的重要布局。规划明确要求,客运枢纽总体布局方面,构建粤港澳大湾区内层次分明、分工合理、衔接高效的铁路客运枢纽体系,促进对外交通、城际交通和城市交通便捷衔接换乘。

  重点枢纽衔接方面,按照城际铁路引入中心城区、干线铁路便捷衔接的思路,结合重点枢纽相关主辅枢纽场站的功能定位和能力,确定重点枢纽场站线路衔接方案。其中,珠海鹤洲站、肇庆东站衔接近期实施的珠海至肇庆高铁,珠三角机场站衔接近期实施的南宁至玉林铁路至广湛铁路连接线。

  在这些枢纽站点,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要与高铁、干线铁路通过枢纽换乘实现互联互通,与都市圈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在枢纽场站换乘衔接。同时,同步建设城市配套设施,实现无缝衔接、零距离换乘。结合枢纽建设,形成“站城一体”的城市综合体。广州白云机场、深圳宝安机场、珠三角新机场也都被纳入未来铁路的连接之中,一张大湾区立体交通网络逐步成型。

  促进澳门融入国家铁路网

澳门轻轨。图片来源:澳门特区政府新闻局网站

  针对与港澳口岸的衔接方案,规划显示,深圳市与香港特别行政区近期通过既有京九铁路、广深港高铁实现互联互通。珠海市与澳门特别行政区在珠海站、横琴站实现高铁、城际铁路与澳门轻轨衔接,做好各口岸与城际铁路站点之间的连接规划,支持粤澳新通道(青茂口岸)连接通道与广珠城际铁路在珠海站内连接,促进澳门融入国家铁路网络。

  以青茂口岸为例,其定位为独立开放的信息化电子口岸,设计日通关流量20万人次,两地一检,合作查验,一次放行,24小时电子自助专用通关,仅供行人通行,不设车辆通道。刘金山指出,这有利于粤港澳核心城市发挥在大湾区的核心引擎作用,以及对广东省和华南地区的带动发展作用。(本网综合,来源:新华社、央视新闻、南方日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