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活力澳门:“后疫情”时期新名片

2020年12月28日 17:39:48 来源: 紫荆网
分享到:

  2020年,澳门尽管经受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但随着本地疫情趋缓,下半年起各项活动再度异彩纷呈。澳门人以“街道为赛道”展现速度与激情,以多元节庆呈现民俗与风情,以“地标为幕布”展示光影与热情,新与老、快与慢、动与静相得益彰,使得以“博彩娱乐之城”著称的小城日益呈现多元魅力,经济呈现复苏势头。

  活力,正成为疫情过后澳门的新名片。

  2020年7月11日,“庆祝澳门历史城区申遗成功15周年嘉年华” 开幕式在澳门郑家大屋举办。图为充满异域风情的葡萄牙土风舞(陆山 摄)

  “街道变赛道” 展现速度与激情

  大赛车、马拉松、公益健步行活动纷纷回归,澳门抢先找回“奔跑的节奏”,掀起“后疫情”时期的运动新潮流。

  格兰披治大赛车(“Grand Prix”音译,意为“大奖赛”)是澳门最大型的年度国际赛事。2020年11月中下旬,第67届赛事如期开锣,并打出“健康城市免隔离.畅游澳门欢迎您”的宣传口号。在寸土尺金的澳门,全长6.2公里的“东望洋赛道”环绕闹市,曲折、狭窄且无缓冲区,难度之高、观赛体验之独特举世公认。赛车高速穿越市井,直上东望洋山,俯冲伶仃洋西岸。沿途弯急坡陡,直角弯的超车、发夹弯的竞逐扣人心弦。马达轰鸣声响彻云霄,伴随赛程变幻高低远近,观众犹如置身立体环场声中,感受胜似过山车的紧张刺激和热血沸腾。尽管受疫情影响,本届大赛车仍吸引5.6万人次入场观赛,观礼台依然人头攒动、气氛热烈。

  踏入第40个年头的“澳门国际马拉松”,吸引1.2万名海内外“跑手”参赛。赛事分为全程、半程、迷你三个马拉松组别,赛道穿行澳门半岛、凼仔和路环。12月上旬,在南方冬日温暖的清晨,选手们跑过平日车水马龙的澳凼大桥,跑过金碧辉煌的酒店建筑,跑过老城和新区,形成“万人路跑”的壮观场面。除刷新纪录、争夺桂冠的好手之外,更多的参赛者旨在挥洒汗水、挑战自我,享受嘉年华式的欢乐。主办方特意设立“最具创意服装大奖”,一些选手打扮成旅行箱、“二师兄”、熊本熊,以“奇装异服”彰显个性和创意。

  至12月中旬,坚持了36年的集体步行活动“公益百万行”又如约而至。因应疫情防控需要,本届活动首次改为“线上行”,不设固定路线,改以机构、公司和社团作为团体参赛,通过微信统计步数,吸引约10万人参加,打破历年纪录,并筹得善款1,700万澳门元。

  多元节庆呈现民俗与风情

  澳门既有体育竞技的“快节奏”,又有民俗活动的“慢生活”。2020年适逢澳门历史城区成功申请世界文化遗产15周年。以中华文化为主流、多元文化并存的濠镜小城,恰如一杯五彩斑斓的鸡尾酒,日益散发数百年民俗融合的醇香。

  澳门有多个中华传统节日,包括农历三月廿三的“妈祖诞”、农历四月初八的“佛诞节”和“谭公诞”(谭公是广东渔民尊崇的海神)。期间,人们依习俗举办连场活动,其中多项被列入世遗专案。一是“神功戏”。把神像请入戏棚一起观看传统粤剧表演,以示人神同乐、“共沾佛喜”。二是“舞醉龙”。有别于常见的多人舞长龙,“醉龙”只有“龙首”和“龙尾”两部,表演者在锣鼓声中,一边舞动一边喝酒喷出,步态似醉非醉。“醉龙”之后还有“醒狮”,取“醉龙醒狮”对仗之意。三是“飘色”。由男女儿童装扮成神话故事中的人物造型,在人力彩车上巡游。四是“盆菜聚乡情”。按照澳门渔民“龙船头长寿饭”的聚餐传统,路环村民在“谭公诞”期间备好数以百计的宴席,把精心烹制的美食盛放在堪比脸盆的菜盆里,共用盛宴。当月光漫溢路环海岸的十月初五马路,盆菜宴也在音乐表演中拉开帷幕。尽管受疫情影响,2020年有关大型活动暂缓,但“醉龙”“盆菜”等仍通过不同形式为远近宾客一解乡愁。

  澳门的西式民俗同样引人入胜。最独特的是5月举办的“花地玛圣母像巡游”。该活动为纪念天主教圣母玛利亚在葡萄牙花地玛地区(Fatima)显灵的传说而设立,传入澳门已有90多年,是澳门世遗项目之一。以往圣母像被放置在玫瑰花丛中,由市民们抬着巡游。2020年,因应疫情防控需要,首次以小车接载圣像。仪式于傍晚开始,圣像从大三巴附近的“玫瑰圣母堂”出发,在落日的余晖下,在人群的注视和祈祷中,巡游至西望洋山上地标建筑“海崖圣母小堂”门前,在月色和烛光中、在教堂的哥特式尖顶下举办“露天弥撒”。信众唱圣诗、念祷文,为疫情早日结束、为“天佑澳门”而祈福。洋溢着异域风情的活动,寄托着不同肤色和信仰的澳门居民们共同的美好心愿。

  年底,澳门又开启从庆祝回归祖国纪念日、冬至、圣诞节到元旦的“连假模式”。人们在塔石广场等多处繁华地点布设巨型圣诞树,为大街小巷装点上圣诞灯饰,还有度假酒店布设悬挂在室内穹顶、高15米的“倒挂圣诞树”,尽显创意。人们举办一年一度的“圣诞市集”,展销本地文创产品和美食,并架设“人造滑雪场”让本地儿童体验北国的雪境。

  光影与热情

  竞技和民俗展示了澳门“动”的活力,光影和文艺活动则展示出“静”的魅力,绽放现代科技和艺术的光芒,彰显澳门好客热情。

  “光影节”是近年澳门的新旅游品牌。夜幕下,伴随着曲风轻快的背景音乐,以文物建筑为幕布,通过色彩斑斓的巨幅投影(又称“光雕”),为人们熟悉的历史建筑披上新“外衣”、注入新活力。2020年9月下旬起,因应中国内地恢复办理居民赴澳旅游业务,以及中秋、国庆假期相继到来的契机,澳门举办持续一个多月的“光影节”。主办方特别设置4条“寻光之旅”路线,在不同街区的地标建筑投射“梦幻马戏团”“时光隧道”“糖果王国”“光影音乐盒”等主题投影,吸引众多街坊、游客观看。2019年庆祝澳门回归20周年期间,“光雕”表演还曾投射至澳门最著名的地标大三巴牌坊,为之披上变幻莫测的彩衣,展示出颠覆性的全新形象,平添节日的喜庆气氛。

  第67届格兰披治大赛车于2020年11月20日至22日在澳门举办,邀请来自中国内地、香港、澳门和英国的共95名车手同场角逐。图为赛车驶出车场、准备进入赛道的瞬间(陆山 摄)

  连袂珠海举办“烟花汇演”,两地同庆,是紧邻祖国内地的澳门独有的又一光影盛事。2020年适逢中秋、国庆佳节重合。朗月下,澳门旅游塔对面的十字门水道夜空烟花绽放,先后展示“相约濠江”“情动澳门”“澳韵琴声”等主题,呈现“2020”和“71”等立体烟花造型,部分配乐取自横琴原创音乐,相守水道两岸的澳门旅游塔和珠海摩天大楼均打上“中国红”灯光,表达欢度中秋和国庆双节、同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1周年的美好愿望。

  11月至12月,“粤港澳大湾区中国戏曲文化节”“国家艺术院团(澳门)演出季”“聆听中国人的声音”等两地艺术家连袂演出的活动相继在澳开幕。内地曲艺“国家队”的京剧、昆剧、豫剧、粤剧、芭蕾舞、合唱团等领军人物团组齐集濠江,和澳门本地艺术团体同台演出,为澳门艺术文化不断注入源头活水,丰富澳门同胞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澳门城市品味、增添主流文化活力。

  活力解码

  澳门的活力,源自中央和特区政府的高度管治威信,安定繁荣的良好局面,以及全社会对发展的高度共识,实质是稳定红利、发展红利、文化红利。只要“人心齐”,“桌子上也可以唱大戏”。澳门人不仅在极为有限的空间和资源制约下唱出了把昔日相对落后的“澳门街”变成世界级旅游城市的大戏,而且能驾驭变奏、好戏连台。

  一是全社会共克时艰,为疫情过后重振活力积蓄起磅礴的势能。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澳门特区政府在中央大力支持下,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在春节旅游旺季关停赌场15天,并采取多种有力措施迅速控制疫情,至年底实现连续超260天无本地病例、超170天无境外输入病例。特区政府发放消费卡,鼓励街坊以低廉的价格体验平时用来招待远方贵宾的旅游和餐饮项目,利用暂时的淡季抓紧修缮、升级旅游公共设施,借以拉动内需,实现澳门特色的“以工代赈”。疫情防控期间,澳门人不仅充分理解、自觉配合各项严格的疫情防控措施,更展示出自信、从容、乐观的韧劲。位于市中心的一家知名酒店,通过安排部分空置客房亮灯的方式,在巨幅幕墙上组合出“加油”两个大字,说出市民的心声,令人动容。在中央政府和内地各方配合下,澳门疫情受控后逐步恢复与内地的人员往来,目前平均每日出入境通关人次超过30万,恢复至疫情前的七成左右。

  二是精准确立旅游文化城市的发展定位。回归以来,在中央政府支援下,相继于2004年、2007年、2019年明确“建设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建设世界旅游休闲中心”“打造以中华文化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等城市定位,依托内地特别是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不断推动经济适度多元化。以探索“后疫情”时期澳门经济可持续发展为契机,澳门人正在为深度推动与横琴合作、发展更加多元化的产业进行谋划,结合国家“十四五”发展规划擘画澳门第二个五年发展规划的蓝图。

  三是善于挖掘丰富的节庆活动资源。澳门作为一座“节庆连年”的城市,平均4天一个节日,全年有15个、总计达20天的公众假期。澳门同胞素有“用心做事、坚守品质”的匠心,充分依托400多年中西文化荟萃交融的深厚文化底蕴,盘活被称为“世界最大户外博物馆”的历史城区,“打包”开发多项旅游资源,发挥创意为传统活动加上“光雕”等科技新包装,并使民俗文化全面渗入平时和社区,实现旅游资源的更新与联动。澳门作为“风情万种的文化花园”,更加生动自然,一年四季都洋溢着活力与斑斓的色彩。(来源:紫荆网 原刊于《紫荆》杂志 2021年1月号 作者:左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