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广东省发展改革委(省大湾区办)主任郑人豪: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在四个方面取得突破性成效

发布时间: 2022-04-20 来源: 粤港澳大湾区门户网

  4月19日上午,广东省政府新闻办在广州举行新闻发布会。会上,省发展改革委(省大湾区办)主任郑人豪就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回答记者提问。

  郑人豪表示,广东紧紧围绕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这条主线,牢牢把握“四新”的战略定位,聚焦“四新”重点任务和促进琴澳一体化发展,携手澳门推进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发展建设取得突破性成效。

  共商共建共管共享的管理机制运行良好

  郑人豪表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要求健全粤澳共商共建共管共享的新体制,建立合作区管理委员会、执行委员会、广东省委和省政府派出机构的管理架构,这是史无前例的重大改革。广东加强向中央的请示报告,主动与澳门沟通衔接,积极筹备组建横琴合作区管理机构。去年9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组长韩正出席合作区管理机构揭牌仪式并讲话,标志着合作区建设进入全面实施、加快推进的新阶段。同时,省人大常委会第一时间出台关于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有关管理体制的决定,实现挂牌即依法履职运作。到目前,管理体制运行良好,粤澳双方沟通密切,至今已召开2次管委会会议、12次执委会会议,并制定出台管委会工作规则、执委会议事规则、执委会主要职责工作机构和人员额度等重要规章制度。

  “1+1+1+N”政策框架体系稳步构建

  郑人豪介绍,第一个“1”即合作区条例,因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涉及到“一国两制”,目前粤澳双方也在共同争取中央相关立法部门支持尽快制定合作区条例。第二个“1”即实施方案,目前已经制定出台。第三个“1”即粤澳双方正在高水平编制的总体发展规划,谋定而后动,要很负责任地规划好、编制好横琴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划。“N”即相关配套政策,横琴方案中有很多很有含金量的推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的先行先试的政策和举措,目前在中央各相关部委的大力支持推动下,一项一项都在扎实地推动和落地。其中,个人所得税15%优惠政策已于今年1月开始实施,境内外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清单及管理办法等配套政策正抓紧制定;鼓励类产业目录、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放宽市场准入特别措施等重点政策制定顺利推进。“分线管理”政策即货物“一线”放开、“二线”管住,人员进出高度便利,广东正全力配合海关总署制定政策实施细则,加快建设“一线”口岸和“二线”通关基础设施,力争年底具备封关运作条件。

  重大产业科技项目陆续布局落地

  郑人豪表示,横琴寸土寸金,不能什么都搞,必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广东坚持以横琴方案确定“四大产业”为主攻方向(科技研发和高端制造业、中医药等品牌工业、文旅会展商贸产业、现代金融业),立足“吸引新澳企、壮大新澳资”,积极引进更多具有粤澳特色、根植性强、带动力强的产业项目落地,不断夯实横琴发展的产业基础。去年12月6日,粤澳半导体基金项目、空客直升机中国总部项目、横琴中药新药技术创新中心等首批13个重点项目集中签约落户横琴,形成合作区加快建设的示范效应。合作区推出商事登记跨境通办服务,澳门企业足不出户即可落户合作区,自揭牌以来新设立澳资企业253家,实有澳资企业4771家,澳资企业参与合作区建设热情高涨。此外,合作区已拥有各类国家级、省级科技创新平台达20家。

  社会民生领域加快融合

  广东聚焦澳门居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全力推进规则衔接、机制对接,着力营造趋同澳门的宜居宜业生活环境,澳门居民在合作区生活就业更加便利。对此,郑人豪介绍,“澳门新街坊”项目加快建设,可为澳门居民提供4000套住房。截至2021年底,合作区登记就业的澳门居民503人,同比增长114%。全国首个港澳建筑工程和专业人士跨境备案系统正式启用,累计63家港澳企业和324名专业人士获跨境执业资格。澳门居民累计办理居住证8679人、购置各类物业7426套、签订门诊统筹424名,全年超5.3万人次澳门居民在横琴就医;澳门机动车入出合作区配额总量增加至1万台;优质教育资源不断投入使用,新增各类学位4100个。(来源:粤港澳大湾区门户网

010090030020000000000000011100001211638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