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我回家照顾妈几天。虽然我昨天被公司辞退了,但今天斗门区卫生健康局的领导帮我找到了一份新的工作,我真是做梦都没有想到。”7月25日下午2时30分左右,正在家里照顾母亲的李立娟难掩内心的喜悦,第一时间把这个喜讯告诉了身在澳门抗疫的哥哥李锦民。
“你被公司辞退了?区卫健局又给你找到了新工作?”面对突如其来的消息,拿着手机的李锦民眼眶顿时湿润。
这是斗门区卫生健康局按照国家及广东省、珠海市部署,协助澳门抗疫以来,为一线援澳核酸采样队员做好后方保障的一个缩影。在这样温情有力的后方保障下,斗门区出征澳门抗疫的60名队员用自己的行动和智慧,在澳门书写着广东形象和珠海担当。
“为澳门同胞做好事,我们要支持!”
6月18日以来,澳门的疫情牵动着珠海人民的心。受国家及广东省委托,珠海市代表广东省组成一支653人的广东省援澳核酸采样队,分成两批(6月30日一批、7月3日一批)前往澳门,协助澳门完成全员大规模核酸采样任务。
斗门镇中心卫生院医务科医生李锦民是斗门区援澳分队的队员之一,在出征澳门之前,他遇到了一件十分烦恼的事情。
“我妈身体不舒服,经医生诊断后,于6月25日在遵义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住院。7月1日,也就是在我接到出征澳门的通知时,医院告知我妈妈必须做手术。”李锦民得知这一消息后,便和爸爸李光基商量,征求他的意见。
“国家有需要,怎么能不去呢?再说,家里有我和你妹妹照顾你妈就行了,你就放心去吧!”身为退伍军人的李光基坚定又慈爱的话语让李锦民深受触动。
7月1日下午3时许,看到妈妈安全离开手术室,李锦民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下来。7月3日上午,他与母亲视频通话后,跟随队友前往澳门,全力支援澳门抗疫。
7月13日,在医院医护团队的精心照料下,李锦民的妈妈出院回家。随后,斗门镇中心卫生院院长、副院长、医务科负责人纷纷前往家里慰问李锦民的妈妈和其他家属,并安排医院中医科的医生上门辨证治疗。
7月24日,斗门镇中心卫生院副院长陈志彬再次上门走访时,获知李锦民的妹妹李立娟因请假照顾母亲超出了公司的时间规定而被公司辞退的消息后,当即向斗门区卫生健康局局长徐晓丽汇报。
“一线抗疫人员的困难就是我们的困难,绝不能让他们有任何后顾之忧。”在相关人员推荐下,经过系列招聘程序,25日下午2时30分左右,李立娟通过面试后,有着会计经验的她收到了一家公司“面试通过,周二上班”的书面通知。
25日晚,面对突如其来的惊喜,李光基坦言:“儿子是为国家、为澳门同胞做好事,就算女儿找不到工作,我们也要支持!”
儿媳两人奋战珠澳抗疫一线,妈妈辞职乐当家庭“保姆”
在广东省援澳核酸采样队斗门区分队中,还有一位队员叫梁立强。他和队员们奋战在澳门抗疫一线时,他的妻子黄宝莹在斗门区为抗疫全力而战。为了让这对夫妻能全身心投入到抗疫一线,他们的母亲毅然辞掉了工作,担起了家庭“保姆”的重任。
梁立强是井岸镇医院中医科的医生,黄宝莹是斗门区侨立中医院的护士,他们有两个孩子,一个7岁、一个4岁。疫情发生以来,在家人的支持下,哪里有抗疫需要,他们都主动请缨,多次参与东莞、深圳等地的抗疫支援工作。
6月30日,当获知征集援澳核酸采样队员的消息后,梁立强向家人说出了想去支援澳门的想法,妻子说:“去吧,这是我们医生的职责。”母亲说:“去吧,我辞工回来帮你们照顾家。”
家人的鼓励和支持坚定了梁立强援澳的决心,再次主动请缨并得到医院批准。7月3日,梁立强和队友们抵达澳门。
到了澳门后,工作之余的梁立强放心不下家人的健康:母亲有高血压,他每天提醒她量血压、服降压药;妻子在珠海抗疫一线参与核酸采样,他提醒她注意做好防控。
“最让我担心的是两个孩子,他们先后因疱疹性咽峡炎出现发烧的症状。”梁立强说,7月16日小宝宝发烧、18日大宝宝发烧,妻子黄宝莹又在忙核酸采样工作,每天都是晚上9时左右到家,然后带宝宝去医院看病。
“医院急诊中心为孩子治疗提供了‘绿色通道’,这让我感到很欣慰。”梁立强称,从挂号到诊治,医院安排了专员全程跟踪服务,“这样的服务让我们很安心。”
“澳门疫情不退,我们后方保障不断!”连日来,援澳队员除了经常收到“饮食习惯吗”“注意做好个人防护”的问候外,针对斗门区援澳队员所处的环境比较凉,被大伙亲切称为“徐妈妈”的徐晓丽给队员们送去了保暖的衣服。
后方有力的支持不仅激励着一线的队友,也鼓舞着队员的家属。7月25日下午2时许,梁立强的母亲正在家里带两个孙子午休。她告诉记者,辞工回家当“保姆”,虽然让她每月少了5000多元的收入,但她觉得“很值”,既解决了没人照顾家庭的难题,也让儿子和媳妇能安心参与抗疫,“这也算是对孩子们的一种支持吧!”(珠海特区报 陈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