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岁月里的琴澳情缘

2022年08月05日 18:35:49 来源: 珠海特区报
分享到:

  横琴环岛东路,一座尖顶钟楼紧挨两栋小型建筑,静静立于靠河岸处。钟楼和小型建筑皆是橘顶白墙,伴着美丽花海,被蓝天碧海簇拥。这就是横琴客运码头,也是目前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唯一的客运港。

  从几根木桩筑成的小渡口,到设施齐全的水上交通枢纽;从几艘木船摇摇晃晃往返于濠江两岸,到如今的高速客船通达四方。60多年来,一方码头连接两岸,见证着琴澳民间交往的历史。岁月悠悠,纵然码头的形态在发生变化,但两地之间的情缘依旧延续不断。

  悠悠横水渡 让琴澳两地的民间交往简单且频繁

  横琴与澳门虽隔海相望,却相距咫尺,因此民间早有往来。20世纪60年代,横琴与澳门路环之间就有了连通航线,俗称“横水渡”,原位于现今红旗村“阿森美食城”的位置,是横琴客运码头的前身。

  横琴客运码头船务运营部经理黄炳权是横琴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在横琴工作已有30多年。据黄炳权介绍,以前的海岸线就在“阿森美食城”附近。木桩扎在滩涂上,岸边处处是嶙峋的石块,七八艘木船被绳子拴在木桩上,就成了横水渡简易的码头。

  1980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入岭南,横水渡的人气日益增长。当时,两岸来往并不限制人数,拥有横琴户口的居民,拿着生产队开好的证明,带上“村民证”,就可以在琴澳两地之间自由穿梭。

  老百姓口中的“村民证”,实际上有两张,一张是黄色的“横琴管理区村民来往证”,前往澳门时要把这张证留在横琴派出所;一张是白色的“珠海市横琴管理区村民证”,这张要留在路环海关,返程的时候要把这两张证依次取走。“自由”穿梭的时间当然也有限制,只能在早上7时30分至下午4时30分之间。

  彼时连接横琴岛与珠海的横琴大桥尚未落成,横琴村民去珠海市区需要3个小时,但去澳门却很方便。从横琴到澳门路环,往返船程加起来大约只需15分钟,村民们将自己打捞到的新鲜生蚝、鱼虾,种植的蔬菜、香蕉打包好,坐船带到澳门售卖。

  使用这条民间航线的不只有横琴人。在黄炳权的印象中,有不少澳门居民也会乘船来到横琴,当时横琴中心沟还是一片滩涂,对于澳门居民来说,这里就是天然渔场,他们带上港澳回乡证,几人组成小队乘船一路向西,钓鱼钓久了也不急着当天返回,便直接选择在横琴过夜。

  “当时一天能有十几位澳门居民来到横琴,而横琴大约有四分之一的人口会经渡口前往澳门,一艘船一天就可以往返三四趟,两地交往是非常密切的。”黄炳权说。

  购物、逛街、探亲访友、做小生意……在横水渡的维系下,琴澳居民往返对岸就像去邻居家做客一样简单频繁。海水波光粼粼,木船悠悠摆动,郁郁葱葱的路环向大海方向延伸,慢慢消失于海天一色的地平线,在日复一日的交往中,横琴居民的生活逐渐富裕起来,日子也过得越来越红火。

  新世纪的升级改造 让码头成为继续服务大众的“民生工程”

  上世纪末,横琴对红旗村东部沿海进行围填(现环岛东路横琴镇区段),围填工程由香港公司承包,用巨大的水泥石块,一层一层叠起来,沉入海底修筑地基。

  而横水渡也由原来的位置迁移至如今的环岛东路东侧,建起了以铁皮棚为主的候船厅。彼时的码头并不美观,两块展板充当大门,休息区就是几张塑料板凳,旁边还有几根钢筋搭起一间零售店的雏形,看上去不像码头,更像是一个停车场。

  随着时间推移,进入21世纪,横琴开始成为湾区的宠儿,一系列“大手笔”战略展现出国家开发建设横琴的决心,横琴的面貌日新月异。2013年,为使码头更好为居民服务,同时配合首届珠海国际马戏节开幕及横琴长隆开业,横琴岛客运码头逐步进行美化改造,拆除原有铁皮建筑,建造新码头。

  2018年,格力集团对运营管理横琴客运码头的珠海市横琴岛顺达运输公司增资扩股,将横琴客运码头作为其服务运营板块的组成部分,同年3月,开通横琴-东澳航线,并投入近百万元对码头港池清淤;2019年初,横琴客运码头进行整体翻新,码头内部新增母婴室、无障碍洗手间、无障碍通道、自助取票机等便民设施,外部建筑样式也变为欧式风格,挺拔的钟楼搭配精致的连廊,吸引来来往往众多游客驻足拍照。

  目前,横琴客运码头已开通“四岛一市”即万山群岛(万山、桂山、东澳、外伶仃)航线、蛇口(深圳经济特区)航线,以及横琴湾海上游航线和横水渡民生航线,并逐步开通联结大湾区其他城市的航线。

  作为合作区唯一的客运港,横琴客运码头连接深圳、澳门,为周边岛屿输送游客。据横琴客运码头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码头在粤港澳大湾区交通体系中的地位将进一步提升,探索海岛、码头、旅游、交通与公用事业结合发展的新模式,开通更多航线、开发更多旅游产品,逐步发展建设成为符合现代化客运港口功能和符合国际旅游休闲岛发展要求的综合性码头。

  横琴客运码头船务运营部副经理范国全作为扎根横琴的澳门人,对这座码头有很深的感情。20世纪90年代,范国全刚毕业就进入横琴客运码头工作,当了10年水手、8年船长,18年间日复一日载着居民往返穿梭于横琴与澳门路环之间,也在琴澳之间水道上起起伏伏,目睹了码头的历史变迁。

  范国全表示,横水渡连接琴澳两地,为曾经的横琴居民生活带来了很大帮助,虽然现在大部分游客直接会从横琴口岸往返两地,但横琴客运码头仍是两地民间交流最好的诠释和见证。

  海风阵阵,沙鸥翔集,如今的横琴客运码头缀花点草,与对岸植被层叠、绿树掩映的澳门岛相互映衬,在环岛路上形成一道令人心旷神怡的风景线。码头南部,立着几座真人大小的雕像,刻画着昔日横琴渔民的生活。

  这组情景雕塑中,有两个“渔民”挑着担子,带着渔获,面朝着横琴客运码头的方向走去,仿佛下一秒,他们就要乘上船,沿着这条“民生线”继续勤劳致富,与澳门同胞一起勠力同心,大步向前。(珠海特区报 李灏菀、陈子怡)

010090030020000000000000011100001211673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