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澳门药企扎根横琴,实现中医药“澳门注册+横琴生产”

发布时间: 2023-11-24 来源: 南方+

  近日,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下称“合作区”)举办《“澳门监造”“澳门监制”“澳门设计”标志管理办法(暂行)》政策宣讲会,为百余名内地及澳门业界代表讲解新政内容,鼓励澳门药企借助合作区平台拓宽生产空间。

  发展中医药等澳门品牌工业已成为合作区重点发展的四大产业之一,也是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重要方向。当前,合作区正为澳门中医药大健康产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支持,包括协助澳门企业进行产品开发和技术升级、提升“澳门监造”“澳门监制”“澳门设计”标志的影响力等,实现从落地进驻到产业化阶段全覆盖。

  为澳门中医药发展拓空间

  目前,合作区中医药大健康产业的发展生态渐趋完善,已形成了以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为核心的产业聚集态势,覆盖中医药、化妆品、保健品、医疗器械、生物医药、医疗服务等领域。截至今年10月底,通过中医药产业园平台培育的澳门企业有63家。

  政策赋能发展持续发力,去年合作区印发了《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支持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该政策坚持以服务澳门产业多元、研发创新驱动为主旨,通过精准扶持澳门项目在内的重点项目和标杆项目、打响“澳门注册+横琴生产”品牌等举措,促进琴澳大健康产业合作。

  此外,该政策还支持澳门高校在合作区的产学研示范基地发展,每个基地年度最高补贴500万元。对获得澳门特区政府科技类资助的生物医药大健康领域项目,给予单个项目最高800万元配套补贴。

  接下来,合作区将通过加强两地产学研合作,推进对经典名方研究,促进澳门科技成果转化,形成“品种—质量—品牌”的纵向科技转化体系,进一步帮助澳门企业的中药产品逐步进入内地市场。

  琴澳共促中医药国际化

  推动中医药产业化、国际化是琴澳联合实现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一。当前,合作区积极探索“澳门注册+横琴生产”等发展模式,努力推进国际一流、特色鲜明的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新高地建设,尤其是澳门高校在合作区的产学研基地频频联合企业开展产学研转化项目。

  合作区成立两年来,珠海澳大科技研究院已与多家企业共建10余个联合实验室,吸引企业投入超过3000万元。特别是在生物大健康领域,珠研院与艾尔普再生医学、广西柳药、芸生(海南)精准医疗、广东九州制药、复美长青健康管理、中智药业等建立6个院企联合实验室,用产学研协同的实际成果赋能中医药产业发展。该合作机制背后是澳门大学教授引入国际前沿的研究成果和优秀的科研团队,而企业带来实验设备、产业人才、产业链条及应用场景,形成“源头创新—技术转化—人才培育”价值链,从而赋能琴澳产业发展。

  截至今年10月底,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承接了8个港澳已上市传统外用中成药、5个同名同方药、13个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的开发和注册备案,1个已上市产品的二次开发。在院内制剂跨境调剂方面,成功推动广东省中医院5款获批跨境使用的“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发往澳门,由澳门镜湖医院接收,将逐步应用于澳门临床。在开展国际注册业务方面,已完成包括澳门在内的多家企业共11款产品在莫桑比克注册成功,部分产品已实现出口销售;9款产品在巴西获得中成药注册备案上市许可,其中7款产品已经进入当地市场销售。

  随着中医药大健康企业及上市的中成药产品数量逐步增多,合作区中医药产品的品牌价值不断提升,有望进一步提升中医药的影响力和塑造现代化、国际化的品牌形象。

010090030020000000000000011100001212306034